LED声光控吸顶灯价格战的“成王败寇”解析
日期:2015-06-03 来源: 浏览次数:0
回首2013年时,LED声光控吸顶灯照明市场进入了问鼎中原的“战国时代”,不少国际品牌一线大厂纷纷下调LED声光控吸顶灯价格,抢尽市场风头。 与此同时,国内LED企业不甘示弱,也有许多厂也陆续释出了亲民价。
观察到,全球一线照明品牌产品价格的快速下降有效地促进了各区域市场的加速整合,同时也使LED声光控吸顶灯民用市场产品竞争局势愈演愈烈,部分企业还没开始尝到LED照明的甜头,就在惨烈的价格战中黯然倒下。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谁是价格战的始作俑者?价格战又成就了谁?
乱象一:地沟油未走,“地沟粉”又来了
今年5月,江苏省质监局公布了对江苏本地生产的和江苏市场上销售的LED声光控吸顶灯、节能灯的抽检情况。抽检结果显示,江苏市场上销售的LED灯合格率仅三成,一些劣质节能灯可能存在使用“地沟粉”进行加工的违规做法,这些劣质灯不仅灯光昏暗,还伤视力。
地沟粉,即回收的废粉,抽检结果显示,一些企业还会使用廉价的普通卤粉,这多半由于一些小企业为了追求低价而压缩成本所致。但实际上,正规的生产过程中应该使用的是合标准要求的“三基色”稀土荧光粉。
专家表示,使用“地沟粉”的LED声光控吸顶灯初始光效不合格,不仅灯光昏暗,伤视力,而且寿命很短,既不节电也不省钱。
乱象二:高光效PK伤眼真相
被不少业内人士兴奋地视为“人类终极光源”的LED,近年来在市场上炙手可热。盛名之下,关于LED光源不安全的声音却传了出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显示,西班牙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号称,LED声光控吸顶灯可能对人的视力造成伤害。研究专家甚至认为,台灯等近距离使用的灯具尽量不要使用LED灯泡。蓝光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光,当前市场上很多LED灯具,是通过芯片发出蓝光,激发黄色的荧光粉,来调和成白光的,这也就使得白光LED照明产品蓝光光谱较其他的光源来得丰富。
国际上按照蓝光强度,有零类(无危险)、一类(低危险)、二类(中危险)等划分,目前被用作LED声光控吸顶灯照明的基本为零类和一类,如果是二类则被强制性打上“眼睛不能盯着看”。
然而记者发现,市场上的LED声光控吸顶灯具,大多并没有明确表明其蓝光是哪一类。“尽管目前被用作LED照明的基本为零类和一类,但由于没有规定要标出零类和一类,因此市民要进行区分很难。”未来,市场上销售的LED声光控吸顶灯应明确标注是哪一类标准,哪些人应谨慎使用。
乱象三:价格战,非用不可的武器?
据了解,2014年上半年,LED照明价格直线下滑,下降幅度已经跌破20%的关口。实际上,自2012年以来,LED声光控吸顶灯价格已出现持续震荡式下降,降幅更一度超过原价格的1/3,降幅达40%。
关于价格跳水,业内有人认为是技术不断带动LED生产成本使得价格下降,但也有人不免揣测这是因市场竞争激烈而产生的“价格战”。有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低价不等于低质,此次推出的新品将有利于协助经销商抢占万亿照明替换市场,而获得的收益也最终将帮助勤上弥补产品售价上的损失。
纵使企业信誓旦旦的保证,然而仍有业内人士还是在担心这样不计成本的市场推销将极大的干扰当前的市场竞争秩序,将给LED业界生态带来很大的灾难。